橡胶母粒造粒机_橡胶母粒造粒机_佳德智能
橡胶母粒造粒是将橡胶基体与功能填料(如炭黑、白炭黑)、增塑剂、硫化剂等通过混炼、挤出、切粒工艺制成高浓度母粒的过程,用于橡胶制品的着色、补强或功能化改性。其核心在于实现填料的高分散性与加工稳定性
成分 | 比例 | 作用 | 技术要点 |
---|---|---|---|
橡胶基体 | 40-60% | 载体(天然橡胶、SBR、EPDM等) | 门尼粘度ML(1+4) 50-70,确保剪切分散性 |
炭黑(填料) | 30-50% | 补强、导电或着色 | N330(高补强)、N550(平衡性能)、N774(高填充) |
增塑剂 | 5-15% | 改善流动性,降低门尼粘度 | 石蜡油、环烷油(与橡胶相容性匹配) |
分散剂 | 1-3% | 防止填料团聚,提升均匀性 | 脂肪酸锌、低分子聚乙烯蜡 |
硫化剂(可选) | 0.5-2% | 预交联控制母粒硬度(根据需求添加) | 硫磺+促进剂(如CZ、DM)或过氧化物(DCP) |
其他助剂 | 0.5-1% | 防老剂(防臭氧)、抗静电剂等 | 防老剂4020、抗静电剂SN |
彩色母粒:钛白粉(20-30%)+有机颜料(2-5%)+EPDM载体。
阻燃母粒:氢氧化镁/铝(50-60%)+红磷协效剂(5%)+氯丁橡胶。
导电母粒:导电炭黑(30%)+碳纳米管(3%)+硅橡胶基体。
混炼工艺:密炼机(温度80-110℃)中依次加入橡胶、增塑剂、分散剂,混炼3-5分钟;分批次加入填料,避免扭矩过载(控制电流≤额定值80%)。
排胶标准:混炼胶的门尼粘度下降率≤15%,炭黑分散度≥8级(ASTM D2663)。
螺杆构型:高剪切组合(捏合块占比30-40%),典型分区:
输送段:快速喂料(温度60-80℃)。
分散段:强剪切捏合(温度100-120℃,真空脱气)。
均化段:温和挤出(温度90-100℃),防止焦烧。
切粒方式:
水环切粒:适用于SBR、NBR等极性橡胶,水温40-60℃。
水下切粒:用于EPDM、硅橡胶等高粘材料,颗粒更规整。
风冷切粒:适合热敏性橡胶(如CR)